金融经济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国际刊号:1007-0753
国内刊号:43-1156/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6919 人次
 
    本刊论文
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若干问题浅析

    目前抗生素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但随着细菌的变异,耐药菌株形成,抗菌效力下降,加之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多年来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日趋严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已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并引起了全世界医药界的关注。抗生素的种类繁多,随着这些药物的广泛应用,会涉及各种抗生素的有效抗菌谱及其不良反应、适应证、选择标准、给药方法等诸多问题。如果不加选择的应用抗生素,会增加致病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并能引起人体正常菌群的失调,引发二重感染或真菌感染,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药物具有耳毒性或肝、肾毒性或神经毒性等,如使用不当,会导致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妊娠期和哺乳期抗生素使用还有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某些抗生素能引起人体变态的反应;抗生素如应用和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我国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约40%死于抗生素滥用。为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曾与2004年10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它就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预防应用抗生素的原则、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及管理对临床医生提出了要求。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方面要针对性强,而且要与患者的感染状况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既要有效的控制感染,又要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原学检查,证实有细菌或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缺乏上述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生素。

  1.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抗生素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定。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生素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1.3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体内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用药

  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不同病原菌和抗生素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确选用抗生素。

  1.4 综合患者生理、病理状况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和联合用药等。

  2、临床抗生素应用现状

  随机抽查了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间门诊、急诊患者处方3765张, 其中含有抗生素的有2046张,抗生素使用率为54.3%;有不合理用药的有421张,占11.2%。

  3、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3.1、合理应用抗生素工作在医院还没摆到应有的位置, 对这些工作尚不够重视, 没有认识到抓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3.2、医生的药学知识和治疗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 经验性和习惯性用药比较普遍, 对一些新药的药理、药效了解不深。

  3.3、合理应用抗生素知识的宣传、学习还不够广泛和深入, 信息系统不健全。使医生对药物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及时交流, 造成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

  4、抗生素药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

  据估计,预防应用抗生素约占总用量的半数,事实上,有明确指征者仅限于少数情况,如青霉素防止风湿病的复发。不适当的预防用药往往徒劳,反易引起耐药菌感染。

  4.2、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应尽量避免,因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耐药菌产生。应避免将用于重症感染和多重耐药菌的全身用药供局部应用。

  4.3、联合应用抗生素应有明确的指征:①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④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⑤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相应减少。

  4.4、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

  口服或肌注用于轻、中度感染;严重感染患者常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予以口服给药。应根据药效学和药动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剂量宜适当,过小不能起治疗作用反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剂量过大不仅浪费严重,且宜诱发不良反应。抗菌药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天。如临床效果不显著,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h后应考虑改药。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处理原发病灶和局部病灶等。

  [参考文献]:

  [1]覃冠武。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若干问题浅析[J].求医问药,2011,9(10):67-68

  [2]毛利东。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52-153

  [3]郑秀玲。抗生素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0):19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金融经济》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金融经济》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